2)第17章 卫学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免费带三名卫所子弟读书。

  苏泽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,反正一个羊也是赶,两个羊也是牵,他本来就是要带两个萝卜头读书的,再多带三个也无所谓。

  就这样,家祠后的卫学被重新打开,苏泽带着两个萝卜头忙了一天,终于将卫学清扫完毕。

  原本的桌椅都不能用了,不过林良珺这小萝卜头在卫所中颇有人脉,和他一起玩的一个孩子是卫所船坞的大匠家的孙子,林良珺拉着那个玩伴也报名入了卫学,然后拉着苏泽将破损的桌椅拉到了船坞。

  船坞在卫所靠海的坡上,长宁卫是海卫,自然需要日常维护战船,船坞由一名大匠林显宗主持,手下的工匠都是他的徒弟。

  苏泽还是第一次见到大明的船坞,他好奇的打量这座建筑。

  这座船坞是建造在靠海的缓坡上的,整个船厂占地极大,前面是堆料的仓库和各种工坊。

  穿过这些工坊后,苏泽视野豁然打开,靠海的地方则是一座巨大的露天作业场,福船被悬空架在一排梁木上,船匠林显宗正带着徒弟们紧张的维修着。

  苏泽惊讶的看着这座巨大的露天作业场,穿越前的时候长宁卫的船厂早就在清代荒废了,连遗址都没留下来。

  在家谱的记载中,只留下只言片语对于船坞的记载,只知道这座船坞占地极广,下面有木料坊、铁钉坊、作索坊、船锚坊等配套的工坊。

  当现实中看到这座船坞的时候,苏泽震惊于这座船坞的庞大,而更让他震惊的是被安置在船坞维修的这座福船。

  上一次战船归来的时候,苏泽还被当做倭寇捆在家庙里,福船靠港之后就被拖入了船坞维修,他一直都无缘见到这艘长宁卫的战舰。

  现在看到这艘福船连甲板足足有三层,长度足足有近二十米,也就是大半个篮球场那么长!

  光是船体就足足有七八米高,甲板之上还有一层船楼,船楼四周都有茅竹扎成的装甲防护。

  船上有一座巨大的桅杆,这是福船的主帆,主帆上挂着的不是西方帆船的那种布制风帆,而是用一片片薄薄的竹篾编织而成的,如同百叶窗一样的风帆。

  光是这风帆上使用的竹篾数量,就让苏泽头皮发麻,只需要多少功夫才能制作出这样的风帆啊!

  在没有机器的古代,建造这样的一艘战船需要多少力气,苏泽简直不敢相信!

  小萝卜头林良珺看到苏泽这幅惊讶的样子,得瑟的说道:

  “怎么样?我们长宁卫的战船可是二百料的船!在整个福建都是排的上号的好船了!”

  苏泽点点头,在穿越前他知道明代造船业发达,要不然也不会有三宝太监下南洋了。

  但是亲眼见到如此庞大的战船,苏泽才知道明代的造船业竟然已经发到到了这个地步,这艘福船和欧洲的帆船比也一点都不差,甚至有些性能还要胜于欧洲的帆船。

  林良珺又指着悬空的福船问道:“我再考考你,你知道这船是怎么悬空架在这梁木上的吗?如果你能答出来,我就和彩娘一起喊你哥!如果你答不出来,就喊我哥如何?”

  林良珺叉腰看着苏泽,这土包子刚刚那副震惊的样子,肯定从没进过船坞,就算他是读书人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!这次自己赢定了!

  苏泽环视了一圈,微笑着说道:“这有何难,潮汛来的时候海水会上涨,船坞打开闸门引海水进入船坞内,海水没过梁木后,再用绳索将战船拉进船坞,等到潮汛落下再排出海水,堵上闸门让海水不能再进来,战船就悬空架在梁木上了。”

  林良珺目瞪口呆,没想到苏泽就这么一扫,就知道了其中的原理,读书真的这么厉害吗?

  林良珺不情不愿的喊道:“阿兄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