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83章 南平乡野调查其一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哪里来的呢?”

  林清材说道:“大家族延请名师,官宦人家的私塾,福州府和泉州府那些大家族,甚至还有请致仕的进士来讲课的,又怎么比得过啊。”

  “苏兄你看了没有,这些年来中举的,都是以福州府和泉州府的居多,再下来就是兴化府,而解元年年都是出自福州府。”

  林清材叹息一声说道:“其实对我们这些小家族的子弟,能中个秀才就谢天谢地了,可能会寒窗苦读几年考一考举人,进士是完全不敢想了。”

  “所以这些年来,那些小家族也日渐消了科举的念头,族中子弟也日渐不读书了。”

  苏泽将这些记录下来,若是要做乡野调查,这倒是一个好的切入点。

  大族子弟进学早,教育资源丰厚,自然更容易考上科举。

  而考上之后又能有更多的资源,反过来反哺家族,于是形成了侯官林氏这样的科举大族。

  南方还有经济优势,北方科举干脆被一些大家族垄断了,出过一门几进士的科举神话,这背后都是阶层固化的影响。

  苏泽问道:“这些寒门子弟不读书,他们以什么为生?”

  林清材对此非常的熟悉了,他家就是那种小地主,他立刻说道:

  “帮着家里打理田产土地呗,城中如果有产业的就进城打理产业,不过这些年进城的日渐少了。”

  “这是为何?”

  林清材笑了笑说道:“还不是怕城里这个销金窟,把人学坏了。不少小家族子弟进了城,就沉迷于青楼和赌坊,赔了家里的产业,如今这些人家的弟子多是留在家中打理田产。”

  苏泽记录下来,“失去阶层晋升梦想的小地主阶层日渐堕落。”

  林清材又说道:“不过如今南平城内商人子弟读书的日渐多了,另外一些在县城谋生的,比如状师、算秀才,还有邵氏医馆这种医家子弟,读书进学的也日渐多了,还多有子弟出息考上秀才的。”

  苏泽略一思考也明白了其中的缘由。

  原本的大明寒门就是小地主,或者是一些土地比较多的自耕农。

  如果按照汉唐的标准,这就是“良家子”,是帝国的基石,最稳定的兵源,也是大部分基层官吏出身的阶层。

  在商业文化比较发达的南方,这些小地主,或者说土地食利阶层日渐失去上进心,腐化堕落的很快。

  而商人阶层和市民阶层,则日渐取代了他们的位置。

  比如苏泽现在的同学中,就有家里做状师的,算秀才的甚至还有看风水的阴阳生。

  这些人本身就是通过知识改变了自身的命运,他们没有家传的土地,想要让子弟维持住上一代的地位,就必须要要读书。

  商人子弟也同样如此,商人虽然有钱,但是社会地位比较低,所以他们要让子孙读书,通过砸钱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。

  商人们可以在科举上不计投入,江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