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197章 乡试魁首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错误都被他挑出来,他脑子中就像是刻着四书五经一样。

  就连副考官都不得不佩服,也难怪人家是翰林官,这份记忆力就不是普通人。

  玄字丙丁辛号的卷子也画了三个圈,这表示阅卷官、房官和副考官都认可这份卷子,一般来说能有三个圈,这份卷子只要主考官点头就算是上榜了。

  小吏很快拿来了玄字丙丁辛号考卷的考卷,汪道昆拿起手里的考卷,和这份考卷一一核对起来。

  副考官看向这份卷子,这份卷子他也有印象,七篇文章都算是规规矩矩,但是也胜在规矩。

  文章的结构严谨,书写也很顺畅。

  别小看这顺畅,要知道科举考试是限时考试,短时间内写出来的文章难免会有磕磕绊绊的地方。

  这个考生都七篇文章都像是构思很久的,这样的文章在科举考场上可不多见。

  但是汪道昆看完了文章又说道:“去将玄字丙丁辛号考生的考情簿和底稿拿过来。”

  考情簿就是在考试的时候,吏员登记的答题情况的簿子,是用来登记考卷答题情况的簿子。

  巡视考场的吏员每隔半个时辰登记一次,从簿子上可以看出考生答题的进度。

  汪道昆看着底稿和考勤簿,对副考官说道:“这两份卷子的这篇经义答案差不多。”

  副考官打了一个哆嗦,难道是考场弊案?

  他连忙接过去一看,果然两篇文章的八股文很相似。

  但是这两份卷子在不同的考场,副考官说道:“破题思路相同,答题雷同也是很正常的吧?”

  汪道昆摇头说道:“但是这个考生的卷子有问题。”

  “只是破题思路相同也就算了,举用的例证也如此雷同就少见了。”

  “他的稿纸用的很少,答题的速度很快,这题目不像是当场答题的,反倒是像提前准备好的。”

  “这篇四书义是最难的,这个考生反而没怎么打草稿,而且是先答的这道题。”

  副考官接过去,果然这个考生的考情簿上,他答题的速度非常快,答题的稿纸上也没有多少打草稿的痕迹。

  副考官又说道:“说不定是这考生擅长打腹稿,而且这两份卷子隔着这么远,也不可能抄袭作弊啊?”

  汪道昆说道:“也许是我多虑了。”

  副考官松了一口气,若是这两个人座位靠在一起,肯定要被判为作弊了,这两篇文章实在是太雷同了。

  副考官这才想起来自己的工作,将手中的卷子呈了上去。

  看到三个圈,以及“高荐”“可通经纶”的评语,汪道昆就知道这是一份好卷子。

  拿起卷子读了起来,果然写的非常的好,更重要的是每个题目都破题非常巧妙,让汪道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
  而且卷子的用词平实,正是汪道昆平日里提倡的文风。

  “这份卷子不错,可列为房首。”

  五经每一房推出一份房首,等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