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213章 “一道德”的野心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本书。

  《金瓶梅》化用的宋代背景,其实写的还是大明,最直接的就是整本书中的物价都是大明的物价,买东西也是用的银子,宋代还是基本行铜钱的。

  苏泽认真看完了开头,和后世的版本稍有出入,但是故事还是这么一个故事。

  放下手里的文稿,汪道昆迫不及待的问道:

  “汝霖觉得如何?”

  苏泽沉思一会儿说道:“令人发醒,回味无穷!”

  汪道昆没想到苏泽竟然给出这么一个答案。

  “汝霖有什么感受?”

  苏泽想了想说道:“悲从中来。”

  汪道昆大喜过望,有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感觉,他立刻拉着苏泽说道:

  “为何而悲?”

  “为人而悲,为世道人情而悲也!”

  汪道昆激动的说道:“我写的时候,哦不是我第一次读到这本小说的时候,也是同样的感受。”

  果然是老师你写的吧。

  苏泽没有揭穿汪道昆的口误,而是继续说自己的读后感:

  “这篇文章,是为了警醒世人,劝人向善,书中之人物栩栩如生,都仿佛坊间所见,也因为写的是世情,才更让人觉得众生之苦。”

  知音啊!

  汪道昆立刻说道:“汝霖懂我!”

  这是承认了吗?

  汪道昆又改口说道:“我初读也是这么想的!”

  苏泽又说道:

  “不过老师,众生何苦啊,可书中的人还有因果报应,这人世间没有因果报应又要怎么办呢?”

  汪道昆沉默了。

  汪道昆家中是徽州府大族,家中有不少人出仕做官,他自己也是官场众人,自然明白苏泽的意思,这世上很多坏人,并不会和小说中那样,得到因果报应的惩罚。

  如西门庆这样的人,往往纵情享乐甚至要比普通老实读书人爬的更高。

  而书中很多人物原型都是汪道昆见过的,听过的,有家道中落的,也有家产兴旺的,这些都让汪道昆十分的迷茫,世间也许没有因果报应,积德行善不一定有好报,作恶多端也不一定会被惩罚。

  大明朝就像是书中那烈火烹油的丰亨豫大,汪道昆也感觉到了世风日下的道德困境,可是却无力改变这一切,他甚至不知道当今堕落的原因。

  在他的家乡徽州府,如同西门庆这样的人物不知凡几,他们有的是考了功名的读书人,有的是游手好闲的“帮闲”,他们不是传统士大夫那样置办产业经营土地,而是从事商贸赚钱,又或者和西门庆一样干脆连商人都不是,而是专心的做掮客投机发浮财。

  可是这些人往往赚到的钱,比那些经营土地的读书人还要多,这都让饱读诗书的汪道昆深深的自我怀疑,怀疑那些四书五经上的道理。

  汪道昆想了想说道:“先圣说人性本善,这本书也是想要唤起仁善的本心,明白天道报应的道理,切莫继续为恶下去了。”

  果然如此,后代对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