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228章 长寿内阁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”

  “若是方望海倒了,朝廷下次派下来的就不是文官了。”

  徐时行对于朝廷的运作还不了解,他问道:“爹,不派文官还能派税担任钞关使?”

  徐尚珍说道:“文官收不上税,那只能派太监了。”

  徐时行一惊,但是也觉得父亲说的有道理,以那位皇帝的性格,若是方望海办不成这件事,那就要会用更激烈的手段,委派太监来收税了。

  徐尚珍扼腕叹息说道:“等那个时候,苏州府才是真的永无宁日啊!”

  徐时行问道:“所以父亲才让我去拜访那些商会的领袖,劝他们或多或少交一点,让方大人的面子不要太难看,让朝廷继续留任他做钞关使?”

  徐尚珍点头说道:“为父就是这个意思,可叹这些家伙鼠目寸光,叫嚷着认识这个阁老认识那个大臣,这些话也只能吓一吓方望海这样的文臣,若是真的来了太监,他们说认识谁都没用了。”

  徐时行也忧虑起来,徐尚珍乘机教育儿子说道:

  “时行,为父我做官多年,总结出来的为官之道就是一个‘水’字。”

  “上善若水,主政一方就是调理阴阳,要将各方面的关系调和好。大家合舟共济才能将事情办好。”

  徐尚珍叹息一声说道:“如今方望海就要在角力中落败,这帮商人还在忙着庆祝,却不知道祸之将近也?”

  徐时行感觉自己又收获了一些为官心得,他对着徐尚珍说道:“爹,那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?”

  徐尚珍说道:“没办法,方望海想出的这钞关法着实精妙,若是真的被他弄成了,苏松两府一府的商税就能抵得上整个南直隶的田税。”

  徐时行倒吸一口气凉气说道:“这么多?”

  徐尚珍说道:“你看城内那些丝制工坊,数百台织机日夜不停,一年能制出多少匹丝绸?”

  “你在看看松江府的那些棉花商人,你可知如今一批松江布,在北方能卖到什么价格?”

  苏州府和松江府经常相提并论,但是两座城市的主要产业是不同的。

  苏州是大明的丝绸基地,松江府是大明的棉布基地。

  相同的是在苏州府和松江府,都已经出现了高达百人同时做工的纺织工坊,也出现了丝绸行会、棉布行会这种行会组织,这些行会甚至已经出现了垄断行会的性质。

  徐时行听到苏松两府能够收到这么的商税,忍不住问道:“这些商人赚了这么多,难道不应该交税吗?”

  徐尚珍说道:“交,当然应该交,但是也要能收的上来啊,你不知道松江府那些棉花商人的后台是谁吗?”

  徐时行立刻跟着叹气,松江府华亭县最有名的人,就是内阁次辅徐阶了。

  徐阶虽然在京师当官,但是他的家族却还在松江府。

  从徐阶开始官运亨通以来,徐家在华亭县的土地就越来越多,如今徐家已经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