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68章 新思想,新学说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成圣”的目标,苏泽提出的只是一个方向。

  而对于八目,苏泽则批判朱熹解释错了。

  读书人要先有“平天下”,也就是追求“天下平等”的心。

  有了“天下平等”的心,才能治理好国家,才能治理好家庭,才能修行好自身,这样才能正视自己,使自己的念头真诚、无私,最后才能穷究事物的道理,达到格除外物而天下至公的境界。

  《三经新注》一出,立刻在东南引起轰动,各地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刊登《三经新注》有关的文章。

  有批判的,有赞同的,这场辩论在东南各地的县学府学,书院学院中进行,也有不少旧儒在报纸上刊登文章驳斥苏泽。

  而苏泽连续写了十三篇文章,在【雄辩】和【六经注我】这两个强力被动技能加持下,一一将这些大儒驳倒,新学在东南更盛。

  对于年轻的读书人来说,《三经新注》却更对他们的胃口。

  比起之前的要求先修身再治天下的朱熹八纲,苏泽这一套理论更入世,更具有实践性。

  而且比起完善难以验证的内心道德,追求“天下平等”则更有实践性。

  还真的有年轻的读书人看到了《三经新注》跑到了城外农村,帮着百姓一起耕种劳作,处理纠纷,安抚乡民,帮助百姓发声。

  而百姓看到这些读书人来帮助他们,也对这些读书人非常尊重,让更多的读书人体会到了被人尊重和需要的感觉。

  而另外一些原本就对道德文章不感兴趣的读书人,现在也可以堂而皇之的研究苏泽所说的“天理”了。

  毕竟苏大都督也说了,通晓“天理”也同样能造福万民,你看新的织布机不就是了吗?

  新学之风不仅仅刮出了江南,就连明廷控制的区域,也被这股风潮影响。

  正在徐州的张居正,正在书房中阅读苏泽的《三经新注》。

  看完之后,张居正只能叹息了一声,这几日他都在钻研《三经新注》,想要从书中找到漏洞攻击苏泽的学术,只可惜张居正的经学水平不够,根本找不到能够反驳的地方。

  而《三经新注》所提倡的“天赋民权”,“理性主义”和“入世实践思想”,也很对张居正的胃口,他本来就不喜欢陆王心学中的那些空谈的部分,苏泽的新学更有操作性和入世性。

  张居正叹息一声,命令书童将《三经新注》用快马送到京师去。

  这些日子整个明廷大事不断,先是隆庆登基,又是嘉靖退位。

  高拱提出新务运动之后,张居正就在徐州上书支持,也在徐州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新务运动。

  可就在明廷上下期待着这场“改新”,能够让朝廷焕发新活力的时候,湖广景王受诏的消息传来,明廷震动!

  湖广是大明的粮仓,重要性可想而知,谁也没想到上皇在退位之前竟然还发过这样的圣旨。

  湖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