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369章 改土归流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乎都和藤峡有关。

  经过王阳明,张经的两次平叛,原本藤峡已经安定。

  在东南倭乱的时候,张经还从藤峡中带走了狼兵两千人,这两千人随着张经从福建到浙江,也杀了不少倭寇。

  可是后来严党为了争夺东南抗倭的主动权,构陷弹劾张经,其中一条罪状就是狼兵军纪不严,张经纵容狼兵劫掠浙江地方。

  后来张经被处死,跟随张经远赴浙江平倭的狼兵,不仅仅没拿到朝廷的军饷和赏银,还被当做犯人一样驱赶回了广西。

  这些狼兵一返回广西,立刻就掀起了叛乱,这其中就是以藤峡的叛乱最严重,声势最浩大。

  汪道昆到了广西之后,一直都对广西采取比较优柔的抚慰政策。

  只不过虽然汪道昆这么想,但是他手下的官员不这么想。

  在广西汉蛮杂居的地区,明廷设羁縻州县,任命土官,也就是所谓的土司,让这些地区自治。

  土官是世袭的,获得册封的土官家族也就是土司,他们就是一座瑶寨的世代统治者。

  与土官相对应的,就是明廷任免的官员,这些官员不能世袭,会因为调动而流动,所以称之为“流官”。

  设置土官,本来也是不得已的举措,在几次广西叛乱之后,明廷也逐步在广西推行改土归流,也就是收回土官的世袭统治权,改为任免流官。

  这项举措自然有利于大一统的,可是明廷的推行过程中却出了很多问题。

  在广西为官的,基本上都是大明朝最没有前途的官员。

  这些官员最大的愿望就是立刻升迁离开广西,返回到中原繁华的地区做官。

  原本改土归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通过推行汉化同化蛮人,或者用汉人移民开拓土地增加汉人定居地区,等本地汉人比蛮人多了,就可以逐步撤去土官的权利,实行流官统治了。

  可这样实在是太慢了!

  因此在改土归流的过程中,这些当官的往往操之过急,甚至不少官员干脆挑动蛮人造反,然后请求朝廷派兵镇压,只要将当地蛮人杀光了,不就是改土归流了吗?

  还有很多官员勾结汉人商人,盘剥蛮人的山寨,或者挑动蛮人之间的关系,挑唆他们互相厮杀。

  这么一折腾下来,反而将当地的汉蛮矛盾搞得更严重了,广西叛乱不断。

  这一次藤峡再叛,就是在张经被杀这件事作为导火索下,广西长期蛮汉矛盾加剧,在明廷对南方失去控制后,发生的一场连锁反应。

  谭纶说道:“大都督和我说过,他这位房师汪巡抚,若是不肯降是为了百姓,若是降了也是为了百姓。”

  “但既然汪巡抚降了,我们就不能因为广西土司作乱而坐视不管。”

  “大都督在我来东南之前就说了,我们是东南起兵,是为了反抗暴明,而不是为了占地为王,为了个人的富贵。”

  “这天下之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