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78章 “父皇英明”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过来的,这对于即将进入广西作战的第四旅,具有极大的指导价值。

  王阳明和张经,都是嘉靖朝时期最有能力的文臣将领了,他们对藤峡作战的经过,对于第四旅依然有参考价值。

  藤峡之乱一共发生过三次。

  分别是成化年的第一次藤峡之乱,这一次明廷的主将韩雍,这位也是一个猛人,二十岁就进士及第,能文能武。

  韩雍在平定了藤峡之乱后,将藤峡改为断藤峡,意思就是战乱瑶人作乱的气运,并且将断藤峡所在的地方设为武靖州,专门委派军政官员管理。

  不过韩雍平定藤峡之乱对于第四旅没有参考性,因为成化年间的明廷实力尚强,韩雍是尽起十万大军,八路并进杀进藤峡的,算是一力降十会。

  如今东南就没有这么多兵,而且十万大军补给消耗也是天文数字,大都督府根本不会在广西投入这么多。

  所以嘉靖七年的第二次藤峡之乱,对于第四旅更有参考意义。

  当时平叛的新建伯王阳明,手里只有五万兵,直接杀入藤峡犁庭扫穴已经是不可能的了,所以王阳明攻打了藤峡门户的迁江八寨,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。

  果不其然,在出入藤峡的屏障迁江八寨被攻击之后,山中的瑶人纷纷出藤峡支援,然后被埋伏的明军伏击,斩首两千余人,最后拔掉了八寨,平了第二次藤峡之乱。

  但是第二次藤峡之乱只过了十年,嘉靖十七年藤峡再乱,这一次是张经带兵平叛的。

  张经基本上沿用了王阳明的战略,先攻八寨,切断藤峡门户之后,等待藤峡中的瑶民疲敝,这才分三路大军杀入藤峡。

  谭纶看着地图说道:“果然藤峡易守难攻,新建伯和张经略的办法,都是先从迁江八寨开始,先打掉藤峡对外补给的通道,困死山中作乱的瑶民。”

  俞咨皋也点头说道:“八寨是藤峡物资进出的通道,就算是瑶人,也没办法在藤峡中自给自足,必须要通过外面山寨物资的供给,这八寨和藤峡互为表里,确实是藤峡门户。”

  谭纶叹息一声说道:“当年新建伯曾经给明廷上书,请将司康卫迁到迁江八寨边上,建造周安堡威慑八寨瑶民,只可惜新建伯在八寨之战后病故,这件事也就没有能推行下去。”

  俞咨皋“若是周安堡建立起来,就不会有下一次藤峡之乱了。”

  谭纶摇头说道:“明廷人亡政息,藤峡之乱可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问题。”

  “第一次藤峡之乱平定二十年后,才有第二次藤峡之乱。”

  “可是第二次平定后,仅仅过了十年就又乱了。”

  “当地土蛮矛盾尖锐,这才是藤峡之乱的主要原因。”

  俞咨皋也点头,从王阳明和张经对战后总结的奏章上,也可以说明谭纶的观点。

  第二次藤峡之乱的起因,是当时明廷官员为了浔江水道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