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15章 潜伏的新阶层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吧?

  那万一搞出个土木堡,不能再拥立朱翊钧吧?

  但是高拱也敏锐的感觉到,李成梁在个人野心下的包藏祸心。

  比如有言官就上书弹劾李成梁,认为他的建议就和东汉末年设置州牧一样,是要分裂大明的举动。

  汉灵帝时,为镇压农民起义,再设州牧,并提高其地位,居郡守之上,掌一州之军政大权。

 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,地方上的野心家开始窃取州牧的职位,堂而皇之的成为一方割据势力。

  安史之乱后的唐代节度使,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割据一方的。

  高拱很清楚,一旦下放的权力,就很难收回来。

  可是如今的朝堂又能如何呢?

  所谓饮鸩止渴,不是不知道酒有毒,而是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喝罢了。

  “高阁老,陛下在文华殿召集诸大臣商议山东战事。”

  一名内廷的太监走到内阁前,高拱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前往文华殿。

  在一番御前的争议后,最终李成梁的建议还是被明廷采纳。

  山东总督陈以勤,山东巡抚韩楫两人出局,调回京师另有任用。

  重新设立一个新职位新军大臣,加兵部尚书衔,总镇明廷新军的兵马,并且加巡抚衔掌管作战地区的民政大权,允许在地方上自筹粮草和武器。

  但是在高拱的坚持下,朝廷没有将财政权让出去,地方赋税还要是要报给京师朝廷才能动用,不得擅自截留。

  这个新军大臣的人选,群臣也在朝堂争论了半天,最后还是定国公徐文壁被推了出来。

 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。

  因为这位定国公徐文壁,才是如今朝廷上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。

  徐文壁有护送上皇回銮京师的功劳,如果不是他的定策之功,上皇还赖在陕西不肯回来呢,所以隆庆帝信任徐文壁。

  从陕西回来之后,隆庆帝不仅仅将定国公府重新修整后还给徐文壁,还多次赏赐金银,召徐文壁进宫共饮。

  徐文壁自己是勋贵,定国公本身就是顶格的勋贵,他的级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,虽然年轻但是在上朝的时候,他都是站在文武大臣头一位的,这就叫做“班首重臣”。

  而且勋贵和勋贵还不一样,徐文壁这种世家勋贵,早已经和文臣缠斗了几百年,互相也是知根知底了,文官并不惧怕他们,甚至有些勋贵都已经儒化了。

  相比之下,李成梁这种新崛起的军头,才是文官最提防的,文官都说他是来自辽东的粗鄙野人。

  而李成梁这一类的武将也支持,毕竟定国公是勋贵,勋贵武将一体,李成梁还有什么资格反对呢。

  徐文壁又被授予天子节仗,隆庆帝还亲自授予他一本百人名录,可以在山东地方直接用名录授官,任免之后只需要将结果通报京师吏部就行,最高可以授予正九品的职位。

  因为临阵换将是兵家大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