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44章 阳谋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始缓缓的启动。

  六匹马拉动车厢逐渐提速,陪同苏泽坐车的吕钢也紧张起来。

  但是对于苏泽来说,轨道车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。

  且不说和飞机相比,时速不到二十公里每小时还不如后世的电动自行车。

  但是在这个时代,这已经是相当快的速度了,要知道普通马车的木质车轮,在泥地里都是龟速挪动的。

  车厢里陪同苏泽的人都惊讶的看着窗外,轨道车行驶起来非常的平稳,完全没有马车的那种颠簸感。

  坐在车厢里,所有人都可以得到休息,这要比骑马舒服多了。

  苏泽看向窗外,马拉轨道车才是铁路的第一步,等蒸汽机的稳定性上去,制造成本下来了,蒸汽车头可以拉动更多的车厢,以更快的速度在铁路上行驶。

  到了那个时候,铁路将彻底改变这个世界。

  在那个时候,陆地战争就会围绕着铁路展开,以往的军事要道将会随着铁路变化。

  在苏泽穿越前的那个历史时间线上了,徐州的战略位置就因为时代发展发生了几次变化。

  南宋绍熙五年,黄河于武阳决口改道,侵汴夺泗流经徐州入淮河。

  元代贾鲁治河以后,黄河独经徐州,大运河徐州段完全是“借黄行运”,徐州遂成漕运重地。

  明末为保证漕运畅通,绕过黄河徐州段两处激流百步洪和吕梁洪,自夏镇东十里李家口引水,开河经韩庄再合泇、沂诸水,至邳州直河口入黄河,全长260里,即“泇运河”。

  清咸丰五年黄河从河南决口,转向东北夺大清河,至山东利津县注入渤海,从此黄河不再流经徐州。

  “借黄行运”向“黄运分离”演变,使得黄河徐州段的水运功能下降,徐州渐渐衰落。

  可等到清末的时候,徐州再次成为战略意义重大的铁路枢纽,成为决定淮海命运的门户和命脉。

  在苏泽的规划中,徐州依然是未来的淮海门户,铁路枢纽,徐沛铁路不过是整个铁路规划中的一小段。

  在苏泽的计划中,要修建一条从天津通往南京的津浦铁路,还有修建一条西起兰州,东至连云港的陇海铁路。

  这一横一纵两条铁路依然要在徐州交汇,将整个中华大地的南北东西串联起来。

  收起这些心思,苏泽看向沛县方向。

  和沛县相对的鱼台县,李成梁也将前线指挥部设置在了这里。

  “父帅!徐州方面的细作传来消息,苏泽已经前往沛县!”

  李如松匆忙的走进了李成梁的指挥部,说出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。

  李成梁在大沽之战后,也潜心研究了苏泽所有参与作战的战役,对东南新军善于用间谍的事情也印象深刻。

  他也向徐州派出了一些间谍,负责刺探当地的情报。

  不过李成梁的间谍级别不高,一向只能打探到一些过时的消息,或者只能搜集一些刊登在报纸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