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57章 骑兵还未退场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争形势的变化,虽然这一次作战没有任何军事上的胜利,但是比以往任何一次战争都重要。”

  李言恭一惊,没想到熊况对徐州会战的评价这么高。

  也难怪大都督连过年都没有休息,一直亲自在陆军学校中上课。

  李言恭又有些莫名的焦虑,从熊况的话里听出来,他也从这次学习中意识到了时代的变化,感受到了战争的变化。

  自己的两个好友都已经对未来战争有了自己的看法,李言恭出身将门世家,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。

  这意味着两位好友只要不在战争中夭折,那就有了成为一代名将的潜质。

  如今的东南,真正能称得上一代名将的,就只有苏泽这位大都督了。

  俞大猷在草原上的事情,并没有传到普通人耳朵里,而戚继光在正式投效东南之后,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。

  而剩余的五个旅长,虽然在东南扩张中立下了赫赫战功,但是并没有能够称得上名将的战绩。

  一直打顺风局算什么名将。

  虽然从高务观的说法中,将领对于未来战争的影响力已经下降,综合国力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。

  但是战争依然是人打的,一场激动人心的战争依然能够鼓舞人心,一名顶尖的将领可以用更少的伤亡打出更多的战果。

  高务观说的是宏观上的国力比拼,并不影响民间对于名将的追捧。

  看到李言恭发呆,熊况问道:

  “李兄觉得我不应该申请去一线?”

  李言恭愣一下说道:“不是,只是在年前,高兄将母亲托付给我,曾经说了一番话。”

  熊况来了兴趣,他问道:“高兄说了什么。”

  李言恭将高务观那一套“后勤决定论”复述了一遍,熊况听得很认真。

  等李言恭说完之后,熊况感慨说道:

  “听我师父说,在起兵之前,大都督曾经私下里点评过明廷的诸大臣,曾说过当世人杰就是高伯父和张居正二人。”

  李言恭惊讶的看着熊况。

  在苏泽起兵造反的时候,高拱和张居正二人在明廷中不过是中级官员。

  两人都是在对抗东南的战争中才逐步升官,最终走上明廷执政的位置上的。

  这两个人也是东南最棘手的对手。

  当年大都督在起兵之前,就已经这么评价二人了?

  李言恭这下子是真的服气了,世人都说苏大都督慧眼如炬,有识人之明,果然如此。

  熊况说道:“如今看来,高兄已经不亚于其父了,假以时日,必定能成为我东南的名将。”

  接着熊况说道:“我想要去一线,也是看到了这个大争之世已经到了,我不想要在情报司混日子了。”

  李言恭说道:“按照高兄的说法,如今决定战争的是后勤和情报,熊兄在情报司的位置上也能为我东南立下大功,又怎么能说是混日子呢?”

  熊况说道:“高兄的‘后勤决定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