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60章 离天堂太远,距中原太近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种加糖的糕点,也是非常畅销的商品。

  有什么比一块香甜的糕点,更能够抚慰在纺织工坊工作了一天的织布工人呢?

  福建、广州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种植甘蔗,但是依然无法填补东南这个日益庞大的新阶层,对于糖的更大需求。

  如今很多福建人选择前往大员岛,在大员岛上建立种植园来种植甘蔗。

  就连曾经被视作流放之地的琼州岛,也聚集了一部分冒险者和开拓者,寻找更多适合种植甘蔗的土地。

  在东南报纸上,将因为对糖的追逐而组织的这一次开拓运动,称之为“甘蔗开疆”。

  但是新开拓的土地需要蓄养地力,甘蔗需要种植生长,还需要兴建港口,招募人手。

  东南的商人看上了安南,这个交趾糖的原产地。

  而安南自身也是一个相当好的市场。

  安南拥有接近五百万人口的国家,虽然这个国家和开化之前的大明一样,财富只聚集在少数士绅阶层手上,整个国家内部南北分裂,但这依然是一个庞大的市场。

  东南的棉布、丝绸、钢铁、玻璃、火柴、茶叶、肥皂,各种工业品开始涌入安南,迅速摧毁了安南自身的手工业经济。

  如今的安南,包括手工纺织在内的小农手工也全部都被东南的商品摧毁了。

  唯一红火的就是原本就很红火的制糖业。

  和东南的百姓需要更多的糖一样,在用上了更舒适的棉布,更华丽的丝绸,更方便的火柴,更舒服的肥皂之后,安南的士绅也再也离不开东南的商品。

  制糖业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产业,整个产业链条也很短。

  只需要土地和种植甘蔗的人,再加上压榨甘蔗汁的简陋机器和熬制糖浆的工坊就行了。

  东南商人也带来了精制糖的技术,从种植甘蔗到制造出白糖,整个产业都是留在安南。

  不需要任何人去推广,也没有任何人去主导,大大小小的甘蔗种植园迅速在安南建立起来。

  阮潢的家族也开办了好几个甘蔗种植园,开办了几个精制糖的工坊。

  通过贸易和商品,中原再一次的将影响力渗透到了安南。

  而这一次,东南的影响力和以往完全不同,这些商品几乎牢牢把控住了整个安南。

  除了商品之外,原本就具有强大向心力的中原文化,也深深的影响了安南。

  随着东南商人传到安南的,除了商品之外,剩下的就是文化了。

  从苏泽开始创作《三梦》开始,以传奇戏剧为主的市民文化在东南崛起。

  嘉隆年间,本来就是明代市民文化抬头的时期,在苏泽的推动之下,通俗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。

  汪道昆的《金瓶梅》在北方明廷和东南都是最畅销的书籍,各种版本多到让人眼花缭乱。

  而更新的印刷术和更低成本的造纸术,让出版书籍也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,也让本来只是作为文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