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505章 教育不公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校也是最多,但是竞争也是最激烈的,有的岗位甚至达到了五十个人竞争一个职位,难度要比我们之前参加的县试还大。”

  “于是有一部分的读书人,选择到别的府县,乃至于别的省参加吏员考试。”

  “尤其是南直隶地区的读书人,江南本来就比较富庶,书院也比较多,如今甚至还有私人性质的书院,专门研究吏员考试的题型,还是专门的卷子汇编印刷出版。”

  “我听说苏州府和松江府,还有人专门包下马车,去江北地区甚至江西等地区,专门送人去参加吏员考试。”

  “这就导致一些文教比较落后地区的读书人,非常憎恶这些外地人来考当地吏员。”

  苏泽想到了穿越前的考公热,果然无论怎么变,都无法改变各地进入体制的热情。

  申时行忧虑的说道:“其实这就是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,而且我东南以海贸立国,这份差距只会越来越大,越来越明显。”

  申时行的忧虑也是有道理的。

  从财政上看,南直隶、浙江、福建,以及最近崛起的广东,占据了整个东南财赋的近九成。

  这个比例就算是放在大明,也是相当夸张的。

  南直隶占据明廷税收比例很大,但是也没有形成如此巨大的差距。

  仅仅是松江一府,收上来的银子就和江西一省差不多了,而且松江府的财政还在增长中。

  而教育,就是当地财政最直接的体现。

  只有经济比较好的地区才会大力投资教育,吃饭都吃不饱,就不要说读书了。

  苏泽也思考起来。

  教育不公平,这只是诸多省份之间不公平的一个方面,也只是舆论最大,读书人最关注的一个方面。

  相比于教育不公平,各省之间的发展不公平还有很多。

  甚至这也只是发展不公平的表象之一。

  在苏泽穿越前,发生的债务问题,才是各地发展不公平的最大地雷。

  苏泽想了想说道:“礼部可以在这些内陆地区投资建设一些学校,特别是专门培养吏员的专门学校。”

  “那这些前往其他省参加吏员考试的读书人呢?现在江西、广西都有呼声,要求只有本省读书人才能参加本地吏员考试。”

  苏泽摇头说道:“这就不必了,竞争是一件好事,而且外地人担任吏员,对于吏治也是好事。”

  申时行也点点头,他不由想到了明初南北榜的事件,这就是地域不平衡导致的南北矛盾,在朱元璋时期的集中体现。

  朱元璋用杀来压下了问题,又通过强行分榜来解决南北矛盾,但是给后期南北分裂埋下了隐患。

  用行政手段干预,最后总有人会不满意,这是历史已经无数次总结的教训。

  苏泽说道:“但是这种不平衡恐怕会越来越大,汝默,你觉得地方发展不平衡的关键原因是什么?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