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520章 新阶层和新教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主的权利。”

  “打破天主教会对于宗教的释经权,这等于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于世俗权力的控制,这也是松开了这些领主头顶上的教会束缚,领主们自然是更喜欢新教的。”

  “而对于那些贵族和有产者们而言,躺在教徒头顶上收税的天主教会,就和躺在土地上收钱的地主一样,也是他们反对的对象。”

  达观想到了东南,如今东南流行的文学作品中,多了很多对于封建地主的批判作品。

  比如某个地主压迫佃农,放高利贷抢夺佃农的女儿做小老婆。

  又比如说某个地主为富不仁,生活奢靡放荡。

  实际上达观对于东南的社会观察,那些工坊主的生活和这些地主也相差无几,甚至因为手上的金钱更多,他们的生活更加的堕落。

  但是东南上下的作品中,都充满了对地主的攻击。

  用这个思路套在欧陆,也就是对教士阶层的攻击了。

  在文艺复兴以来,对于教士阶层抹黑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,教会在很多地区就是放荡和堕落的代表。

  诚然不良的教士是很多的,但是贵族阶层难道就要比教士好很多吗?

  而日益掌握话语权的手工业主们,也流传了很多教士压迫人的故事。

  新教,就是对教士阶层的进攻。

  苏泽当时给达观举了一个例子,那就是法国。

  法国虽然是信奉天主教的国家,但是却对新教徒也很宽容,甚至还接受了一些神圣罗马帝国被迫害的新教教士。

  这些新教信徒,很多都是北方信仰了新教的手工业主们。

  这些人给法国带来了新的技术,给法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。

  更重要的是给法国君主看到了,如果没有教士阶层从中抽佣,君主可以得到更多的权力。

  法国开始君主集权的道路,自然对于维护天主教权威不那么上心了。

  而法国周围的国家,几乎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,对于这个信仰天主教,同时又限制法国扩张的敌对势力,法国宁可动摇自己对天主教的信仰,也要和奥斯曼人结盟来突破这个包围圈。

  和法国做出同样选择的也有英国。

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政策,就是在天主教和新教之间平衡,保持国内的稳定,又削弱天主教的势力。

  只不过英国孤悬海外,天主教势力想要干涉英国更困难,只能维持现状。

  而达观看到的尼德兰,就是苏泽说的阶层冲突最严重的地区。

  西班牙委派的教士在尼德兰横征暴敛,引起了尼德兰新兴手工坊主阶层的不满。

  而尼德兰的贵族也不满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压迫。

  新教,这是所有阶层共同选择,用来对抗西班牙和天主教士阶层压迫的反对旗帜。

  明白了这一点,达观更是豁然开朗,他对于尼德兰局势看的比阿方索更清晰。

  而他更是看到了尼德兰的平静表象下,所潜藏的暗流涌动。

  果不其然,达观在阿姆斯特丹的市政厅得到了当地贵族的热情欢迎。

  尼德兰贵族们,将这个来自东方国度的宗教学者当做是上宾,非常热情的招待了他。

  甚至周围几座城市的执政,也赶来阿姆斯特丹和达观交流。

  这其中最大的人物,就是西班牙在尼德兰地区的执政,奥兰治亲王,“沉默者“威廉一世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