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522章 东南:糟了,我成大秦了!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控制的报纸上,却也会经常写文批评明廷的政策,特别是在军事上的保守和让步。

  李成梁作为如今明廷第一的主战派,这是他和李春芳这个中书丞相的根本分歧,这是任何政治同盟都无法弥合的。

  李成梁控制的新军自然是要发动战争的,只有打仗这些军官才能立下战功,也才有升官发财的机会。

  而威望不足的李春芳,一方面没办法协调地方实力派,比如这次汉中之战,就是没办法弥合陕西和四川在防务上的矛盾,最后被东南钻了空子,用很小的代价就夺下了汉中这个战略要地。

  李成梁虽然支持李春芳,山嵩先却不断的写文章,批评明廷。

  山嵩先用的是《过秦论》的例子,将明廷比作是六国,将东南比作是大秦。

  “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而救火也,薪不尽,则火不止。”

  山嵩先认为,明廷对于东南的妥协,就像是六国对大秦的妥协,在几次军事行动中都不能扭成一股劲,在军事上和东南发生正面冲撞。

  导致几次在和东南的战争中,明廷都一炮不放的就丢下了城池,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延缓东南的进攻。

  山嵩先批评这是明廷的事敌政策,而东南也是通过这种蚕食战略,不断的侵占明廷的战略要地。

  “昨天丢了湖广,今天丢了汉中,那四川还要不要了?等哪日丢了四川,那云贵是不是就可以丢了?”

  用山嵩先的说法,东南对大明是日削月割,如果明廷不立刻团结起来,那早晚就要被东南分开来吃下去。

  山嵩先在报纸上呼吁,必须要由一个强有力的人物站出来,这个人必须要带领明廷全部的军队和东南进行决战,通过一场决战来决定天下的归属。

  如果继续让“事秦派”执政,不断的将明廷的地盘送给东南,不断的消耗各地的军队和物资,那很快东南就会将大明蚕食干净,等到那个时候再想要和东南决战,那就已经来不及了。

  这种说法,在京师很受到欢迎,特别是一些年轻读书人那边。

  比如佟安在国子监中,就经常会听到这一类的言论,认为是李春芳主持的朝廷太过于软弱,这才让东南不断的取得胜利。

  不过那个在嘴上讨伐“事秦派”的茶客穿着儒衫,一看就是读书人,剩余那些穿着短打衣衫的雇工们,却对于战争没有那么好的幻想。

  “真打起仗来,上了战场可就是九死无生了,如今能在京师过安稳日子,有什么不好的?”

  一名雇工说道。

  那个读书人立刻站起来,他颤抖的说道: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你们难道没有责任吗?”

  周围的雇工嗤笑起来:“王恭厂炸的时候,朝廷也没救灾啊?这时候说匹夫有责了,到时候上前线打仗的还不是我们这些人?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