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48章 城市与乡村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扫六合。”

  “汉时,学在世家豪族,累世公卿为士,以汉武之强,晚年汉帝也要和豪强妥协,没有这些豪强大族也无法治理天下。”

  “唐宋以降,学至寒门,臣出身地方寒门,能以科举进学而为封疆大吏。”

  “臣为县官之时,每到任一方都要面见当地的地主乡绅,有乡绅才能治乡,能治乡才能治粟,能治粟才能完成朝廷的田税丁赋,才能有人支持建设乡里。”

  “而臣治学政,也以乡绅子弟为佳。”

  “可如今时代已变了。”

  写到这里的时候,江东臣心中苦涩。

  “城乡之变,实乃千百年来之大变局也。”

  “往昔之时,税赋在乡,学术在乡,士卒在乡。”

  “今日之时,税赋在城,学术在城,士卒在城。”

  “而我大明官员,多善于治乡而不善于治城,多以言田事为荣以言工商为耻,这才是大明丢失天下之心的开始啊。”

  江东臣写完这些,将三封信放在桌子上,又返回后宅拿出一把火枪,抵着喉咙扣动扳机自杀。

  江东臣死后,陆光祖悲痛不已,但既然明廷的四川巡抚已经死了,那其他人也没有抵抗的必要了。

  陆光祖收殓了江东臣的尸体,将阆中的巡抚衙门封存,然后率领部众向急速向南行军的林德阳投降。

  林德阳接到了川军投降之后,又命令属下向成都前进,传播江东臣自杀,剑门已经丢的消息,逼迫成都投降。

  果然消息传到了成都,成都留守的文武都失去了抵抗的意志,打开城门投降。

  成都一降,整个四川的核心地区都掌握在东南之手,到这个时候战局已定了。

  江东臣在四川的官声不错,他私德也很好,家中并没有余财。

  对于这样的大明官员,东南一向都是厚待的,林德阳亲自将江东臣的尸体交还给他的家人,还按照东南的规定补贴了丧葬费用。

  江东臣给家人留下的书信文稿,也被林德阳一并交给了他们。

  而他写给高拱和东南的信件,林德阳也一并收下。

  他最后一封写给明廷的信件,林德阳则犯了难。

  如果是大都督苏泽亲自指挥作战,以林德阳对苏泽气度的了解,他肯定会将这封信交给明廷。

  但是自己则没有这个权利,他只能将这封信封存,然后让人沿着长江而下,交到南京的手里,交给大都督来定夺。

  与此同时,苏泽也在和内阁讨论城市和乡村的问题。

  徐渭摸着胡子说道:

  “城市是我东南之根基,如今整个东南的大部分赋税都是来自于钞关税和市舶税,而这些税收都是来自于城市。”

  “士兵大多也是城市识字者,城市正在吸收大量的乡村人口,好几座大型城市的规模都在扩大。”

  这一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城镇化,东南的城镇化正处于上升期,大量的乡村人口进城,也带来了大量的新问题。

  不过大部分的内阁成员,都是对城镇化都是很欣喜的,相比于更加广袤的乡村地区,东南的官府更喜欢的是大城市。

  而东南的官员和吏员,以及大部分的兵员,也是来自于城市。

  但是苏泽却严肃的说道:“城市确实很重要,但是接下来我们更应该重视乡村的问题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