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00章 三三制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组成一个营。”

  “在遇到不同数量敌人后,可以根据这个原则不断组合兵力,保障在局部上的火力优势。”

  这个三三制度,是熊况在南平山中剿匪,总结出来的山地作战方法。

  很显然平原作战的那种火枪手方阵,是没办法在山地作战中使用的。

  熊况总结了在南平山中作战的好的经验,发明了这种作战编组。

  果然在使用了这种编组后,独立团在南平剿匪效率大增。

  这一次在播州山区,熊况依然使用这种编组方法。

  杨烈退回到自己的老巢中,决定征发更多的百姓加入军队,此时他也感觉到了危机感。

  一个小小的播州城都无法攻下,一旦东南大军来了,自己靠着山寨根本守不住。

  更让杨烈惶恐不安的是,本以为自己高居旗帜就能让西南云集响应,怎么到了现在都没人来投靠自己?

  杨烈派出去联络的使者也没人回来,他现在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情况。

  第二天的时候,杨烈再次派出亲信,联络周围的土司一起起兵,打探播州附近的情况。

  刚刚派出去了亲信,杨烈就听到了山中零星或者密集的枪声。

  这吓得杨烈立刻召集军队,可是枪声忽远忽近,零零星星,有些距离山寨很远。

  杨烈更是不敢动弹,干脆将让部将死守山寨,自己返回宣慰使府喝酒消愁去了。

 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,被杨烈派出去的亲信才有零星的返回,带来了更糟糕的消息。

  最早相应杨烈的周围三个土司,刚进入播州就遇到了东南精锐的袭击,三个土司被打的全军覆没,今天在山中响起的枪声,就是东南军队和三支土司军队的战斗。

  杨烈的心更凉了,他本来以为东南的军队还要几个月才能到播州,可没想到竟然来的这么快!

  杨烈参加过几次明廷军队的征召,他深深知道明廷军队集结的效率之低,就算是东南的速度要比明廷高,也不会这几天就赶到吧?

  不是都传言东南的精锐军队都在北方和大明鏖战吗?

  怎么来的这么快?

  杨烈更是六神无主。

  对于西南这些土司,其实明廷也在执行养猪政策。

  这些土大王长期盘踞在本地,不需要奋斗就能世袭地位,而又没有上升空间,所以自然也是不读书不学习的。

  平日里也就欺负欺负普通百姓好山里的杂夷,打仗靠的都是一股凶残劲儿,别说是兵法了,就连章法都没有。

  之所以苏泽穿越前的播州之乱能席卷整个西南地区,那也是因为万历年间的明廷也是旗鼓相当的对手,而且播州之乱发生的时候明廷正在抗倭援朝,精锐都调到了北方。

  这一次情况就不一样了,在攻打播州失利后,杨烈麾下那些平日里凶狠的军头也丢了勇气,再听说了援军被消灭的消息,杨烈军中更加不安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杨烈更是破罐子破摔,一边在宣慰使府中喝酒享乐,一边开始准备自立为王,还要册封王后和大臣。

  百姓被驱赶到宣慰使府前,看着挂满了整个府的绫罗绸缎,杨烈身穿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蟒袍,在众多家臣的劝说下三辞三让,最后“不得已”自封为镇南王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