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20章 诛心,出版大明实录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文人士大夫搜集古书,很多时候并不是用来看的,而是用来放在书架上的。

  帝王实录是重要的资料,和《永乐大典》一样,普通官员根本接触不到这些档案,而不要说给普通百姓看了。

  那时候除了书籍贵以外,书籍也相当的少。

  佟安想了想也点点头。

  一部分他送给了王世贞,一份则送给了颜钧。

  颜钧身为大儒,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。

  等到乱世的时候,这些书籍还不如能够烤火的柴火。

  社区的工友们知道他的爱好,麻烦颜钧帮忙之后,都会买本书来作为酬劳。

  国子监的藏书阁就是如此,国子监被改为军校之后,这些军官和士兵对于古籍没兴趣,但是没人好好维护藏书楼了。

  甚至藏书楼一楼的书籍都被扔到了操场上,将藏书楼改为存放武器的武库。

  “所以王师主张文不如新,当年我还反驳过王师,现在看来还是我迂阔了。”

  就算是前朝的实录也不会出版,毕竟这上面记录的是帝王的日常,就算是前朝皇帝,那也是要维护皇帝的神圣性的。

  可是自从苏泽改良了印刷机以来,书籍的印刷成本大大降低。

  在苏大都督改进印刷机之前,搜集古书还是相当困难的事情。

  而且苏泽还在东南国子监搞什么“白话运动”,他组织南京国子监的读书人,将那些复杂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,还在新出版的书上加了句读,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。

  新一代在印刷机时代成长起来的读书人,视野已经完全不同了,他们不仅仅从古人的精选文章中得到养分,也从苏泽为首的文坛宗师,学术大家的新理论中得到养分。

  佟安只想到这么四个字。

  这时候人们才发现,那些偏僻古籍中的文章之所以没有传世,是因为实在是写的太菜了!

  这些古籍只剩下了收藏价值,而如今乱世动荡,这点收藏价值都没有了。

  《永乐大典》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编写的一本大典,对标的是南朝《昭明文选》,收录了明初从各地搜集的各种藏书,汇编成一部无所不包的大殿。

  从明初开始,就不断有大臣请求皇帝,刊印永乐大典。

  苏泽上一次进京,从紫禁城中搬走了全套的《永乐大典》,然后苏泽就组织国子监的读书人校对排版,历时三年的时间,将这套《永乐大典》全套刊印出版!

  也是因为东南要出版《永乐大典》,所以各地的藏书家纷纷要将自己收藏的书籍出版,因为《永乐大典》中搜集了大量的古书,如果等到《永乐大典》出版之后,这些藏书家辛苦搜罗来的古书就会毫无价值。

  颜钧又说道:“我听大沽来的书商说,东南准备出版明实录了。”

  “啊?”

  但是在这个时代,印刷机将原本在富人藏书阁中的古籍,变成了廉价的书籍,普通市民随手都可以买一本。

  其中还包含朝臣对于各种重要问题的讨论,言官御史的重要上书。

  明廷读书人中所剩无几的爱国之心也会被消磨干净。

  佟安明白为什么当年苏泽入京师,为什么非要带走这些典籍了!

  赶出来了,抱歉抱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