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89章 合理,太合理了!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发展,大明朝的官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,原本那点人手已经是难以为继了。

  其实这个也是很容易理解的,随着上级越来越多,需要请示汇报的工作也是越来越多,需要做的文字工作也是越来越多。

  看起来很清闲的礼房,每天都在炮制各种垃圾公文,上面对口几十个大小衙门,遇到了御史下来巡视,还要准备汇报材料和迎接检查,简直是忙到不能再忙了。

  这些上级部门每发一道公文,下面都要想尽办法回复,这种官僚主义的膨胀让县衙书吏人数也在快速膨胀。

  比如南平县衙,就有正式的员工80多人,实际上并不是后世想象的只有几个大老爷在办公。

  孙典史是林清坚的举荐人,林清坚虽然对孙典史不满,但是也不好说孙典史的坏话,所以只能说户房书吏头领徐士盛的不是。

  “这课税催捐的好事,自然是轮不到我做,可那徐狐太不是东西,竟然一来就让我做了解运科的事情。”

  听到解运科,在座的熊岳眼睛一亮。

  苏泽问道:“这解运科就是负责解送税捐的差事?”

  “就是这个苦差事啊!苏兄你可是不知道,这户房之中就属这个解运科的事情最繁重,也是最容易出差错的。”

  苏泽点点头,由于大明朝在张居正变法之前,还是征收实物的税收,所以这征税的事情非常的麻烦。

  实物税收,就是粮食布匹等等,不过大明朝的税制实在是太复杂了,征收的品目繁多,就算是长期在户房工作的老吏,想要说清楚都不容易。

  在农业税上,主要就是夏稻冬麦,但是这些粮食并不是说光收到县衙就完事的。

  县衙需要将这些粮食送到上级要求的指定地点,要是送晚了那也是要受惩罚的。

  这解送税粮的工作,就是户房解运科的主要差事。

  这解送也不是容易的,由于大明朝复杂的区划制度,解送粮食的复杂性相当的恐怖。

  可以这么说,户房解运科的书吏和帮书们,全都是图论的高手。

  比如这长宁卫附近背山村所产的粮食,就必须要先通过课税科的税吏收上来,送到南平县城内。

  南平县城这个时候还需要将这些粮食进行分割,一部分作为治下各个卫所的军粮(比如长宁卫),送到卫所指定的地点。

  南平是倚郭县,省了将粮食送到府城的麻烦,但是南平县衙的吏员又多了一项工作,要帮着府衙的户房吏员将整个延平府的粮食送到省城福州城。

  但是在南平城内的延平卫,是直接属于省里都司衙门的,所以他们的军粮又要从福州城再运送到南平城,送给南平城内的延平卫。

  这还只是粮食的征收,大明朝征收的实物税包括了粮食、丝绸、布、茶叶、盐、珍珠、药材等等等。

  然后有些是要送到户部的府库的,这算是外朝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