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章 电奏_乱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而香港,终由香港而北京。

  然后,电报局专差快马送入紫禁城外奏事处,外奏事处将电报装进黄匣子,送内奏事处,再由内奏事处上呈两宫。

  其实,香港暂时还不能直接向北京拍发电报,期间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转接,但无论如何,“臣关卓凡恭请母后皇太后金安”、“臣关卓凡恭请圣母皇太后金安”,寥寥数语,已令深宫之中的两位御姐,“慈颜大悦”,惊喜交加。

  接着,北京电报局收到了第四条电报,也是关贝子从长崎发过来的,却是一首七言绝句:

  五岳穷云海澄练,纬地经天长一线。重洋万里纸鸢风,暗地机关人不见。

  题目叫做《贺电报新书》。

  御姐愈加惊喜:没想到情郎还有这番诗才!

  电报开通,九城轰动,这首诗随即传诵开来,为时人津津乐道。

  只是没人想的到,此诗实是原时空清末江苏丹徒人戴启文所做,关卓凡冒名顶替,抢先“出闸”。虽然不免心有歉疚,但他要为新生的电报“造势”,此诗出于此时之关贝子之手,和出于后世之戴启文之手,对电报的宣传效用,那是天差地别。

  这个时候的戴启文二十二岁,根本不晓得未来的自己会写出这么一首诗来,所以,嘿嘿,嘿嘿。

  慈禧起身,不急传召李莲英入殿,按老习惯喝了杯补气降燥的药茶后,在宫女的伺候下洗面漱口。

  都妥当了,这才吩咐:“传小李子!”

  慈禧其实是急于知道“电奏”的内容的,不过,现在的她,已经不会像轩军赴美时那样迫不急待了。那个时候,出去的人,如履薄冰,战战兢兢;国内的人,干戈惊心,食不下咽,寝不安枕。来自远方的好消息,对于她来说,就像救命稻草一般,抓住了就放不开。而现在,她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来表示自己的“从容”和“静气”了。

  何况,这并不是关卓凡赴日后的第一封军报。

  李莲英进殿,请了安,笑嘻嘻地说道:“奴才给主子贺喜。内奏事处的人说,外奏事处的人说,电报局的人说,是好消息呢。”

  慈禧愣了一愣,才听明白他这串车轱辘话,不由扑哧一笑,说道:“你拙口笨舌的,这是在说绕口令吗?好啦,打开吧。”

  李莲英打开黄匣子,取出“电奏”,躬身双手递给慈禧。

  慈禧展开“电奏”,一看题目,“毅勇忠诚固山贝子臣关卓凡陈日本诸事已毕”,嘴角便露出了笑容。

  “电奏”甚长,慈禧一边慢慢看着,李莲英一边在背后替她梳头。

  看着看着,慈禧的脸上露出了讶异的神色。

  李莲英虽然在给慈禧细细地梳着头,但其实一直留意着头发的主人的反应――不是对梳头的反应,而是对“电奏”的反应。慈禧的神色的变化,镜子里清清楚楚,李莲英不禁有点担心:出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