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05章 教育不公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现在也出现苗头了。”

  申时行虽然是教育大臣不是财政大臣,但是教育是地区差异和全国矛盾最突出的问题,反倒是最先能看出央地矛盾的苗头。

  申时行说道:“如今南直隶、福建的教育比较好,官办书院也比较多,上一次春闱录取的进士中,也是以这两省人数最多,如今在士林中也有颇多的异议,认为我们礼部不公平。”

  “进士考试还好,如今矛盾最大的是吏员考试的矛盾。”

  苏泽问道:“吏员考试?”

  申时行点头说道:“是的,因为各地情况不一样,需要的吏员也不一样,所以如今各府的吏员都是由府县一级举行招录考试,最后名单交给吏部备案就行了。”

  “吏员考试基本上都是由府一级的学政部门组织的。”

  苏泽点头,东南如今正在铺设乡公所,各级官府都很缺乏吏员。

  如果按照科举考试那样进行全国性的考试,一方面是成本太高根本组织不起来,另外也不灵活,不方便及时补充吏员。

  所以如今东南的吏员考试,都是下方到各府一级的官府直接招录的。

  “难道是有舞弊现象?”

  申时行摇头说道:“舞弊现象还好,御史台对于考试舞弊是查的最严的,而且吏员考试也按照乡试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的,制度上还是有保证的。”

  “那又是什么问题?”

  申时行叹息一声说道:“就是各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。”

  “我们东南的吏员待遇高,而且这些年来风气也变化了,不再将吏员视为下吏,所以很多读书人都愿意做吏。”

  苏泽点头,东南建立的时候,他手上的行政力量主要就是靠的进步吏员。

  比如现在户部的班底,就是当年方望海在南直隶浙江实行钞关税时候征募的吏员,而各地市舶司系统的官员,基本上都是福州市舶司的顾吏。

  而且东南的吏员都是有俸禄的,六级吏员的体系,让吏员也有了升迁的空间。

  而工作优异的吏员,同时还能够参加官员的考试,不像是以前那样一辈子都是吏员了。

  而且吏员毕竟不用在吵闹的工坊中工作,也不用辛苦的背井离乡,冒着出行的风险去做生意。

  这已经是读书人能够选择的比较好的职业了。

  在东南扩张的初期,苏泽也在福建、浙江和南直隶办了一些吏员学校,专门培养行政和经济方面的吏员人才。

  而本来南直隶、浙江和福建就是科举大省,这三个地方的读书人是最多的,而能够通过进士考试的毕竟是少数,还是有大量的秀才和举人没办法入仕。

  这样,成为吏员似乎是一种不错的曲线救国之路。

  如果只是这样,那也不过是一件好事,一台国家机器不仅仅需要官员,也需要大量的行政人员。

  申时行忧虑的说道:“南直隶、浙江福建的教育最好,吏员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